數據統計顯示,新生兒中神經性聽損的發生率在萬份之四至萬分之五。新生兒聽力初篩已經納入免費項目,但通過初篩并不能高枕無憂,病理性黃疸等也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傷,應該引起家長重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811200121584696.jpg" alt="" /><br /></p><p> 專家介紹,新生兒聽力初篩不通過,不代表孩子聽力就一定有問題,可能只是發育波動的問題,家長無需太著急去復查。按照篩查流程,一般出生3天時初篩,42天時復查,3個月才會做明確診斷。</p><p> 而容易被家長忽視的是新生兒黃疸導致的聽力損害。有6個月的寶寶因出生時聽力篩查未通過,家長未當回事;輕度黃疸長達近兩個月,家長也未加重視。直到6個月時到醫院做聽力測試時,才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中度的聽覺神經損傷。</p><p> 研究發現,伴黃疸早產兒是聽力損失的高危人群,其聽力損失程度與出生體重、胎齡呈負相關。長時間病理性黃疸產生的某些物質可能會有毒性累積,影響聽覺神經,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傷,如果錯過了治療時機就非常可惜。</p><p> 有家族遺傳史、早產、低體重、出生窒息、母親孕期感染等,都是新生兒聽力損傷的高危因素。專家建議,這些嬰兒即使通過新生兒聽力初篩,也應該每半年做一次聽力測試,一直跟蹤到3歲。</p><p> 此外,家長需要留心中耳炎對孩子聽力的損害。小嬰兒不要躺著喝水喝奶,避免嗆奶嗆水,也容易導致中耳炎;學齡兒童則要預防呼吸道感染誘發的中耳炎,如果孩子經常鼻塞流涕睡覺打呼嚕,就要及時就醫。專家提醒,中耳炎導致的聽力損傷往往是輕度的,對語言發育沒什么影響,孩子容易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講話、看電視開很大聲、學習成績出現明顯下降等。</p><p></p><p>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lcdtimes.com.cn</p><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