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病因復雜,機制不清,主要表現為無相應的外界聲源或電刺激,而主觀上在耳內或顱內有聲音感覺,它既是許多疾病的伴發癥狀,也是一些嚴重疾病的首發癥狀。</p><p> 耳鳴呈多樣性,可單側或雙側,也可為頭鳴,可持續性存在也可間歇性出現,聲音各樣,音調高低不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1170128299438.jpg" alt="" /><br /></p><p> 老年性聽力下降使老人對外界的聲音感知減弱,耳鳴的聲音又變得很大,外界聲音不能對耳鳴有掩蔽效應,所以耳鳴會變得很刺耳。長期的聽力下降伴耳鳴,會引起患者產生煩躁、焦慮、害怕或抑郁的情緒。出現耳鳴,不妨五步走以應對:</p><p> 第一步:向聽力學專家咨詢,更好地了解和認識耳鳴,減輕恐慌,并逐漸適應耳鳴。也可讓聽力學專家指導如何與耳鳴共處,緩解心理壓力,預防耳鳴的誘因如放炮、聽耳機等。</p><p> 第二步:選擇自己感覺舒服的音樂或自然界豐富的聲音,刺激興奮皮層和皮層下意識部和潛意識部,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抑制自主神經活動,起到抑制耳鳴的作用。讓自己放松對耳鳴的警戒,從而忽略它的存在。</p><p> 第三步:放松鍛煉可以減輕緊張、焦慮、抑郁的情緒,使身心放松。例如,放下生活中繁瑣的事情,拋去不愉快的情緒,保證好的睡眠等。必要時可以遵醫囑口服安定類藥物。</p><p> 第四步:出現耳鳴,立即把注意力轉移到最能吸引注意力的事上,如聽音樂、讀書、看報、旅行等。</p><p> 第五步:不少老人盲信藥物、針灸等治療。其實,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是治療老年性聽損耳鳴的最優選擇。用助聽器并不會造成聽力進一步減退,在需要助聽器時拒絕用才會加重聽覺疲勞,加速聽覺退化。</p><p> 對聽力損失程度低于70-80伴耳鳴者,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既可聽到聲音,又可放大環境噪聲,減弱對耳鳴的感知。</p><p>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lcdtimes.com.c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