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 人們對眩暈疾病的認識,也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在不斷的更新。二、三十年前大部分醫生應該都是在上醫學院時期,從老師那里知道了“梅尼埃”這一疾病,了解到患者劇烈的眩暈可能是得了“梅尼埃病”,因此在那個時期,得“梅尼埃病”的人很“多”。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耳石癥”的重新認識,發現以前診斷為“梅尼埃”的病人其實是“耳石癥”發作。到目前為止,國際及國內的大量研究發現,“耳石癥”的發病率遠比“梅尼埃病”要高很多,因此,現在又出現了新的現象,頭一動就“暈”,就考慮是“耳石癥”,因此,在這里特別提醒大家不要出現診斷泛化的現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312014416834.jpg" alt="" /><br /></p><p> 頭一動就“暈”,這個現象很常見,過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頸椎病”,到目前為止,“頸性眩暈”在學術界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p><p> “耳石癥”也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簡稱BPPV。負責人體平衡的有耳石器官和三個半規管,耳石器官耳石膜上的碳酸鈣結晶,也叫“耳石”,脫落后掉入半規管引起眩暈,也就是“耳石癥”發作。耳石癥多見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表現為抬頭、低頭、躺下、起床,或在床上翻身時引起眩暈,伴惡心、嘔吐,但行走時正常。頭暈發作時間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很少超過一分鐘。它的頭暈特點是由頭位相對于重力空間位置改變之后誘發的短暫眩暈發作,“耳石癥”通過變位試驗可以明確診斷。在此提醒大家,有的患者初次“耳石癥”發作時,眩暈癥狀嚴重,持續時間長,臨床表現類似“急性前庭神經炎”。</p><p> 中樞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簡稱“CPPV”,該類疾病不如“耳石癥”發病率高,但其發作性、臨床表現以及變位試驗,與“耳石癥”很相似,也有人稱之為假性“耳石癥”。與“耳石癥”相似的CPPV疾病有腦腫瘤如小腦腫瘤、聽神經瘤或橋小腦角腫瘤;另外比較常見的是腦血管病,如四腦室背外側梗死、小腦出血或梗死、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對于反復“耳石癥”發作,耳石復位效果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要警惕中樞性的問題。</p><p> 慢性前庭綜合征是一組以慢性眩暈頭暈或不穩為主要癥狀,持續數月至數年,包括急性前庭疾病之后出現的一種沒有完全恢復狀態,比如:前庭神經炎、突聾伴眩暈等相關疾病造成的前庭功能損害,在病因治療之后,病人的前庭功能障礙癥狀不能完全消失,使生活質量遭受嚴重影響。姿態不穩和眩暈等癥狀持續存在,一般在人體不動和靜態休息時表現不明顯,但在運動,特別在頭動時仍然出現,患者表現為行走不穩,需要扶持,平時不敢頭動,頭一動就暈。此類疾病的治療是盡快促使前庭代償的形成,前庭康復是最好的治療方法。</p><p> 前庭性偏頭痛是另外一類容易引起眩暈的疾病,它屬于中樞性疾病,年輕女性多見,發病率僅次于耳石癥,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學術領域有的專家把它比喻為“變色龍”, 患者每次發病癥狀不一,有的時候它的臨床表現像“耳石癥”,有的時候又像“梅尼埃病”,多為自發性眩暈、位置性眩暈或頭動誘發性眩暈,常見癥狀為不耐受頭動,也就是頭動時可誘發或加劇頭暈癥狀,患者發病時惡心、嘔吐癥狀明顯,有怕光、畏聲現象。</p><p> 以上簡單介紹了幾種導致眩暈的常見疾病,每位眩暈患者都有他的特異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詳細的病史問診及體格檢查非常重要。</p><p> 更多詳情請登錄聽覺有道助聽器www.lcdtimes.com.cn</p><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