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外觀為白色粉未狀,密度為1.14-1.15g/cm3,加熱至220-230℃時軟化并發生分解。由于側基一氰化基的作用,聚丙烯腈大分子主鏈呈螺旋狀空間立體構象,在丙烯腈均聚物中引入第二單體、第三單體后,大分子側基有很大變化,增加了其結構和構象的不規則性。

(圖示:3K斜紋碳纖維管)
一般認為,丙烯腈均聚物有兩個玻璃化轉變溫度,分別為低序區的80-100℃和高序區的140-150℃而丙烯腈三元共聚物的兩個玻璃化溫度比較接近,約在75-100℃范圍內。
聚丙烯腈的化學穩定性較聚氯乙烯低得多,在酸或堿的作用下,聚丙烯腈的氰基會轉變成酰胺基,酰胺基又可進一步水解生成羧基和釋放出NH3,溫度越高,反應越劇烈。堿性水解時釋放出的NH3,與未水解的聚丙烯腈的氰基作用而生成脒基,使聚合物及纖維色澤變黃。
聚丙烯腈的氰基中,碳和氮原子間的三價鍵(一個鍵和兩個鍵)能吸收較強的能量如縈外光的光子,轉化為熱,使聚合物不發生降解,從而使最終的聚丙烯睛纖維具有非常優良的耐光性能。聚丙烯腈有較好的熱穩定性,一般成纖用聚丙烯腈加熱到170-180℃時不發生變化。如在聚丙烯腈中存在雜質,如在聚丙烯腈的熱分解及使其顏色變化。
在100℃下長時間加熱聚丙烯腈溶液,會出現分子鏈的成環現象,聚丙烯睛在空氣或氧的存在下長時間受熱時,會使聚合物顏色變暗,先是轉變為黃色,最后變成褐色,聚合物此時會失去溶解性能,如將聚丙烯腈加熱到250-300℃,則發生熱裂解并分解出氛化氫、氮、膀、胺及不飽和化合物。聚丙烯腈對各種醇類、有機酸(甲酸除外)、碳氫化合物、油、酮、酯及其它物質都較穩定,但可溶解于濃硫酸、酰胺和亞砜類溶劑中。延伸閱讀:
PAN基碳纖維四大之最